欢迎来到学联防范诈骗小课堂 冒充政府机关、银行、快递篇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躲藏在电话后面的 多重身份的狡猾骗子们 ✦✦✦ 诈骗案例 案例一 穿破衣绑手脚逼拍视频索赎金 女生遭假公安“绑架”警方六小时火速解救 《联合早报》 2023年4月20日 星期四 新闻关键词:绑架、假中国公安、散播冠病相关假消息、移民与关卡局人员 涉及国家:新加坡 案例二 上个月至今 假冒官员诈骗案卷土重来 51人上当损失逾330万元 《联合早报》 2022年11月12日 星期六 新闻关键词:假冒政府官员、户头有问题、涉嫌洗黑钱、提供财务资料 涉及国家:新加坡 新加坡警察部队星期五(11月11日)发文告提醒公众,假冒政府官员或中国公务员的骗局卷土重来,从10月至今已有至少有51人受骗,涉及金额至少330万元,其中一名受害者的损失甚至高达70万元。根据文告,骗子一般会先冒充银行职员,声称受害者的银行户头有问题或者涉嫌洗黑钱,接着把电话转接给假警员。 假警员会通过社交平台发送证件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声称受害者必须接受调查,而且要联系调查员。骗子一般还会发送一封附有新加坡警察部队徽章的信件,要求受害者提供财务资料等信息。 受害者联系假调查员后,会被要求提供个人资料,如身份证照片或银行户头资料。受害者随后会被指示把钱汇入一个“安全户头”,供警方调查。受害者事后通过官方途径联络银行或向警方查询时,才意识到自己受骗。 案例三 两男大学生坠假公安骗局,从新飞柬埔寨“出任务” 《联合早报》 2022年10月28日 星期六 新闻关键词:前往他国执行任务、个人资料被盗、散播谣言 涉及国家:新加坡 中国警方在10月19日接到一起报案,一对父母收到一段自己儿子被绑架的视频,并有陌生人向他们索要赎金。父母担心儿子的安全,立刻向新加坡警方报案。接到报案后,各执法机构联手展开调查,发现受害者竟已离开新加坡。调查显示,受害者在新加坡接到骗子伪装成中国公安的电话,声称有人盗用他的个人资料在中国散播有关猴痘的不实消息并要求他协助调查,再前往柬埔寨执行任务。受害者误信骗子的指示,抵达金边后录下自己假装成绑架案受害者的视频。之后他被指示住在不同的酒店,断绝与家人朋友的联系。骗子使用这些视频,向男子的父母索要200万人民币(约40万新元)的赎金。10月21日,在柬埔寨国家警察及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协助下,警方确定男子在金边的位置,帮助他与家人团聚。 新加坡警方接着在10月22日接到第二起报案,骗子使用同样的手段将一名男子骗到了柬埔寨金边。骗子同样利用受害者录下的视频向他的家人索要80万人民币(约16万新元)的赎金,所幸案件及时侦破。警方的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案例四 新加坡上演现实版无间道:一中国留学生陷假公安骗局被迫当“卧底”! 《新加坡万事通》 2022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新闻关键词:谎称公安、诈骗 涉及国家:新加坡 小德(化名)是一名在新加坡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早前,一通电话自称是来自“中国公安”,先是称他涉嫌洗钱并有巨额罚单,之后眼看要钱不成,假公安便告诉小德,只要他愿意成为“卧底”,帮忙打击诈骗犯,就可以免除罚款,还能推荐他入党。就这样,小德在骗局下成了“卧底”。为了获得信任,“假公安”甚至给小德$500新让他去购买行头,并且十分关心小德。小德也每天给假公安汇报行踪,并获得了一张假证件。需要做的任务就是通过向他人展示假证件,让对方签署相关文件。但是在一次打印文件时被监护人发现异样,在不断的追问下和解释下,小德这才恍然大悟!当天,监护人就带小德去自首,小德也当场被逮捕。好在有律师和有聊天记录的帮助,小德最后只是接获了警告,并没有实质性的处罚。 案例五 新加坡上演现实版无间道:一中国留学生陷假公安骗局被迫当“卧底”! 《新加坡万事通》 2022年10月22日 星期六 新闻关键词:谎称公安、绑架诈骗 涉及国家:新加坡 4月,小明(化名)接到一通奇怪的电话,对方用华语声称是ICA官员,称其涉嫌用中国电话卡在新加坡行骗。未等小明解释,电话又转接至“中国广东公安”……小明后来回忆:“我一开始怀疑这是个骗局,但诈骗团伙竟然有我的证件照,还出示了公安证件!”骗子先是要求小明在银行户头存入巨款,以证明自己有钱不需要诈骗。小明因害怕失去理智,竟多次央求国内的家人汇钱,但两次都被妈妈拒绝。但骗子不死心,接连策划了一起假绑架案。没收了小明的手机,然后给了他一部新手机和钥匙。不过骗子并没有伤害小明,只要求配合他们演一出戏。骗子用番茄酱涂满小明脸部和手部,佯装自己被打,怂恿小明写下遗书以恐吓父母交赎金。监护人发现小明失踪后,立刻报警。最终新加坡警方赶在缴付赎金之前成功挽救了少年。 案例六 前脚刚到狮城,后脚被骗100万,这位中国留学生太惨了! 《新加坡眼》 2022年9月10日 星期六 新闻关键词:读研中国留学生、冒充中国官员、洗黑钱、“官方”文件 涉及国家:新加坡 一名24岁留学生林某于7月来到新加坡准备攻读化学硕士学位。抵达新加坡的第二天接到了以+65开头的“卫生部官员”的电话。骗子告诉受害者他在中国办的手机号被用来散播虚假消息,随后将他的电话转给了“中国公安”,声称有人以他的名义在中国开设户头,洗黑钱和骗取人民币200多万元。这位骗子用假警服、警徽照片和所谓的官方文件,令林某最终屈服于骗子,向他们转了这笔钱。林某之后还按照对方的指示下载软件和转账7万新元用于“调查”。在骗子告知林某“若被逮捕需要更多钱来保释”之后,林某因感到害怕又向父母索要了13万新元(原本用于在新加坡的生活费用和父母的养老金)。在8月底,骗子称调查需要又说服林某给他们发送假装自己被绑架的视频,假公安利用视频找他父母索要赎金。林某的父母联系了在新加坡的朋友并向警方报案。新加坡警察迅速展开调查,寻找留学生,5小时后在芽笼一家酒店找到了他。目前警方已逮捕了一名58岁涉嫌参与这场骗局的男子,具体情况警方还在调查中。 案例七 落入假冒银行职员骗局5月至今28人被骗11万余元 《联合早报》 2022年9月10日 星期六 新闻关键词:假冒银行职员、核实户头进行的交易、提供网银信息 涉及国家:新加坡 假冒银行职员拨电话或发短信行骗的诈骗案自5月以来,本地已有至少28人上当,被骗金额超过11万4000元。警方6月5日发表的文告指出,上述钓鱼诈骗的行骗手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受害者接到骗子假冒银行职员的电话。骗子称需核实户头进行的交易,要求受害者提供网银信息和密码。第二种则是通过短信联系受害者,称他们的银行卡因为“不寻常”活动而被冻结。短信指示他们点击钓鱼链接,进入虚假网银登录页面“核实身份”。受害者在输入信息后,会被转载到另一个虚假页面,要求他们输入接收到的一次性密码。骗子跟着会在第一时间登入受害者的网上银行户头,进行未经授权的交易。受害者只有在收到银行通知时,才发现自己被骗。 案例八 驻新加坡使馆提醒中国公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领事直通车 2022年5月30日 星期一 新闻关键词:公检法机关、案件涉及国家机密、与外界失联、勒索巨额“赎金” 涉及国家:新加坡 B某接到自称公检法机关的来电,轻信对方声称的“案件涉及国家机密”,按对方指示,切断手机、微信等与家人、朋友联系渠道,离开居住所藏匿起来,并向对方提供自己被捆绑、殴打的图片、视频及求救短信。诈骗分子在受害人与外界失联期间,以受害人被绑架为由,用有关照片视频向受害人家长勒索巨额“赎金”。 案例九 驻新加坡使馆提醒中国公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领事直通车 2022年5月30日 星期一 新闻关键词:卫生防疫部门、传播疫情谣言、警方特别部门、“钱骡” 涉及国家:新加坡 C某接到自称卫生防疫部门调查疫苗接种情况和“传播疫情谣言”的来电,后被转接至所谓“警方特别部门”。期间,诈骗分子通过微信将所谓的“通缉令”发给C某,以协助办案为由,要求C某向他人送达伪造的法院传票等法律文书,并用个人账户协助诈骗分子转移其他受害人赃款。此类人员被诈骗分子称作“钱骡”,虽未受到直接经济损失,但给他人造成损失,自己也会被警方进一步调查。 案例十 骗子假冒快递公司送包裹受害者货到付款后才知上当 《联合早报》 2022年5月28日 星期六 新闻关键词:送货骗局、钓鱼骗局、货到付款(Cash On Delivery,COD) 涉及国家:新加坡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贴文,指她外出时收到“货到付款”包裹送达的短信,猜想是网购的荷叶送到,便要家人先支付69元现金给送货员。她回家拆开包裹时,发现包裹中不见荷叶的踪影,只有两件她未曾购买的T恤,因此怀疑有人利用快递公司的名义行骗。Ninja Van快递公司证实,公司近期接到有关货到付款送货骗局的反馈,但自去年9月以来,相关骗局的数量已比从前减少一半。为打击类似骗局,了快递公司与全国罪案防范理事会(NCPC)及警方紧密合作,从去年9月开始展开反诈骗活动,提高公众对于这类骗案的防范意识。今年以来,至少有350人成为这类骗局的受害者,损失金额超过48万3000元。 案例十一 被唆使拍“绑架”视频索钱留学生吁警惕假公安骗局 《联合早报》 2022年5月27日 星期五 新闻关键词:上演绑架戏码、假公安骗局、绝笔遗书、移民局官员 涉及国家:新加坡 据一名16岁中国籍留学生(受害者)忆述,今年4月底他接获一通声称来自移民与关卡局官员的电话,指他涉嫌用中国注册的电话号码,在我国行骗并分得26万元人民币(约5万3000新元)的赃款。电话后续被转接至一名“中国广东公安”,诈骗团伙出示了他的证件照及公安证件,于是受害者开始慢慢配合他们。骗子要求受害者在银行户头中存入26万元人民币,以证明自己有钱不需要参与诈骗行动。受害者坦言当时因害怕而失去理智,先后以不同理由央求住在中国的妈妈汇钱,但两次都被拒绝。眼看彼得接连失手,骗子又策划了一起假绑架案。5月13日下午5时许,受害者与在新加坡的监护人道别后,就在骗子的指示下到亚历山大医院与骗子碰头,随后被要求交出自己的手机,骗子则给了他一部新手机和一把钥匙。受害者在晚上10时接到指示,骗子要他前往一个三巴旺的私宅配合拍摄自己被绑架的视频,唆使他写下一封遗书来威迫父母交付赎金。监护人表示受害者失踪当晚一直联系不上他,14日才接到骗子冒用彼得的微信号传来的“受伤”视频,骗子还漫天开价勒索500万元人民币(约102万新元)的赎金。随后监护人才因害怕选择报警。5月16日警方找到这名受害者并发现他平安无事。目前警方的调查工作还在进行中。 案例十二 因为一通电话,18岁中国留学生被骗走35万新元(约165万人民币) 《新加坡眼》 2021年11月25日 星期二 新闻关键词:骗取赎金、电信诈骗 涉及国家:新加坡 11月17日,警方接到报警,有一名18岁青年疑似遭人绑架。警方了解到,这名青年在一个月前接到了自称新加坡卫生部人员的电话,随后电话就被转接到了两名自称中国公安的诈骗分子那里。骗子称,青年名下的一个银行账户涉嫌用作洗钱,只有将35万新元的“保释金”转入他们的银行账户,才可以免除罪责。由于担心自己真的惹上了麻烦,青年便乖乖听从了骗子的指示。骗子先是交给了青年一个装有100新元现金和一部手机的信封,再让他暂时住在安排好的房间中。在支付了巨额“保释金”后,骗子依旧没有善罢甘休。他们紧接着指示青年,让他拍摄了一段双手背在身后的视频,以进一步“协助调查”。诈骗分子将这段视频发给了青年的父母,谎称他们的孩子遭到绑架,企图骗他们支付高额赎金。 案例十三 8名中国留学生在澳洲遭“绑架”,父母1500万赎人!外交部发重要提醒 《发现新西兰》 2020年7月27日 星期一 新闻关键词:虚拟绑架案、电信诈骗、骗取赎金 涉及国家:澳大利亚 今年,有8个中国家庭收到了陌生人发来的“绑架照”——孩子们在悉尼留学,本来一切正常,突然有天联系不上了。“不想让你孩子死的话,马上打钱!”父母们吓得不清,马上把钱打了过去,在孩子们“自由”后,他们赶紧向澳洲警方报警。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根本没有绑匪,学生们是自己把自己绑起来的。这些学生分别接到了一通电话,电话那头是个自称中国大使馆的人,他们告诉学生们,他们在国内卷入了一场犯罪,想要避免被驱逐出境,就必须按照他们说的做。 骗子们用心理战术,说服他们真的在国内有犯罪嫌疑。并指导他们,必须保护好自己,他们让学生们切断和他人的联系,之后,骗子们说,想要不被惩罚,需要交钱。他们说服了其中一部分人假装自己被绑架,并拍下照片或视频传给他们。在慌乱和恐惧中,学生们照做了。他们的父母看到“绑架照”后,按照骗子的命令,把赎金转入离岸银行账户。 案例十四 留学生策划“绑架事件”索取赎金 《北美留学生观察》 2019年10月8日 星期一 新闻关键词:谎称绑架、勒索赎金 涉及国家:加拿大 2019年10月,一名远在加拿大的16岁中国男孩的父母,在国内通过微信收到一则令人窒息的视频。视频中,儿子被捆绑着,还被蒙上了眼睛,堵住了嘴,对着镜头呻吟。视频下面还附带一条留言,要求支付100万美元。看到这样的视频,远在中国的父母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为了保住孩子的命,父母向“绑匪”支付了100万加元的赎金。多伦多警方派出了8辆警车和一架直升飞机,进行大范围搜索以解救“被绑架”的留学生。然而,让警方没有料到的是,“被绑架”的留学生却被发现舒服地坐在餐厅里,等候父母的赎金到账。这名学生策划了这起“绑架事件”,目的是吸引父母的注意,以及得到一笔现金。最后这名留学生被加拿大警方指控扰乱公众罪(Public Mischief)。 案例十五 中国留学生谎称“绑匪”索要赎金 《北美留学生观察》 2018年4月3日 星期三 新闻关键词:自导自演、索取赎金 涉及国家:美国 2018年4月3日的半夜,Pasadena当地警局接到了来自王一梅(Yimei Wang,音译)母亲的报警电话。她声称自己在Pasadena大学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就读的女儿被绑架,求助警方救出被“绑架”的女儿。报警之前,王一梅的母亲在4月2日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的电话,要求交出50万人民币的赎金。但女儿在通话中王一梅说自己现在暂时安全,但需要家人马上交赎金。据描述,绑匪发来的照片中显示,她身处旅馆房间中,手被捆绑着,嘴巴也被塞住。由于害怕女儿被绑匪所伤,远在中国的父母依然心急如焚,用最快的速度筹钱,给“绑匪”打了50万人民币(约8.5万美金)。然而在警方调查下,这却是一场骗局。调查后,该留学生承认,是自己拍的绑架照片,目的是向她的家人索要50万赎金。 总结及应对措施
-
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不会通过互联网发送通缉令、逮捕令,不会向任何人提供安全账户,更不会指示公众转账、设置密码。使馆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事人涉案或当事人护照过期,也不会电话通知到使馆领取包裹或公文,更不会以电话方式要求转账汇款。
-
凡是陌生来电、短信涉及“洗钱、账户不安全、安全账户、违禁品、账户异常、恶意透支、信息泄露、需要核实身份”等关键词都可能是诈骗,切勿轻信!
-
切勿随意向陌生来电或点击不明链接、不明附件,提供任何个人信息,切勿轻易转账。
-
确保电脑安装最新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免受病毒和黑客攻击;确保浏览器设置最高级别安全监控,以防止恶意软件攻击;
-
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通反诈预警。
-
合理设置网银转账限额和信用卡消费额度定期更改自己的网银密码。
-
如怀疑自己遭遇诈骗,请立即:
-
电话中途意识到被骗,直接挂断电话。挂断后可能收到电话轰炸,保持清醒,不予理会。
-
与银行联系,冻结银行卡和账户。如已经转账,立刻询问银行能否止付。
-
向境外所在地和国内公安机关报案。在国内拨通报警电话后可以转接反诈中心进行案情登记。拨打中国驻当地大使馆电话寻求帮助,必要时也可以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说明情况并请求与使领馆核实。
-
与在国内的家人朋友取得联系,说明被骗情况,避免后续不必要的困扰。
新加坡报警电话:999
新加坡急救电话:995
新加坡反电信诈骗热线电话:1800-7226688
中国驻新加坡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紧急求助电话:+65-64750165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86-10-12308或+86-10-65612308
非紧急事项咨询,请使用中国驻新加坡使馆微信公众号咨询平台(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
往期精选
感谢您对学联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关心
长按图片即可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新加坡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