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情简介

《流浪地球2》是由郭帆执导,吴京、李雪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领衔主演、刘德华特别演出的科幻灾难电影。电影的故事横跨2044年至2058年,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正急速衰老、持续膨胀,数百年内将吞噬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面临末日灾难与生命存续的双重挑战,联合政府成立,总部设立在美国纽约,但世界政局动荡不堪,人类纷纷自救但仍内斗不止,大大小小各种战争频发,伴随着重工业的无序扩张,世界一片荒芜,科技在重压下加速发展,人类转入以航天工业为主的计划经济社会,并举全球之力提出了数百个自救计划,其中以下四种计划进入方案论证阶段:移山计划、逐月计划以及数字生命计划。

其中,以主张向外太空移民的“移山计划”和主张将人类意识数字化的“数字生命计划”为主要流派。为确保更多人存活下来,“移山计划”被最终选定。该计划将建造万台行星发动机,驱使地球离开太阳系;同时建造三台卫星发动机,放逐月球,保障地球摆脱月球引力,顺利启程。然而随着“移山计划”的开展,实施难度和高昂的成本,对全球各方利益影响加剧,危机四伏。此后,在一系列攻击下,处在9万公里高度的方舟空间站因爆炸坠落地球,并引起连锁爆炸反应导致整个太空电梯基地被摧毁。为了拯救地球,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再次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





电影细节亮点

不知大家在观影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这些有趣的细节呢:
相信刘德华在数字生命里突然出现的画面大家都和我一样被年轻又帅气的华仔帅掉了下巴!起初我还以为这也就是化妆出来的效果,没想到观影之后才被抖音科普到真正的相关技术:电影中刘德华和吴京”重返二十岁“是利用了AI换脸技术(超过80%的人工智能DeepFake算法),技术团队拿到吴京和刘德华年轻时候的表演素材,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去训练,一个模型就需要500万多次的训练调教。
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在潜水行动中感叹道:“房价终于便宜了”,赢得了观众们的捧腹大笑。
在观影过程中,许多人都发现了已经离世的吴孟达老师的身影。原来,为了纪念达叔,《流浪地球2》细心地利用CG技术让达叔重新出现在了大家眼前。

电影中还致敬了经典电影《2001太空漫游》:你看“数字生命计划”的数据原件像不像《2001太空漫游》中的神秘黑色方碑呢?


相信电影中让你为之动容的一定有这个片段:“中国航天飞行中队,五十岁以上出列”,“俄罗斯航天飞行中队,五十岁以上出列”…

外媒评价

英国影评人评《流浪地球2》:这种牺牲精神西方很少见。
网络上更有人将《流浪地球2》与“漫威系列”电影做了对比。

在烂番茄词条下方,我们能明显看到,番茄数量是很多的。

新加坡的影迷们也给出了中肯的评价。


留学生有话说

看完《流浪地球2》我的第一感受是,震撼!首先光从视听体验来看,震撼感已经给我拉满了。除了各种极具科幻感的大场面和特效,电影的剧情和内核也十分精彩,情节安排也很紧凑。虽然是一部长达将近三小时的电影,但我全程丝毫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却让我感觉仿佛是一部未来纪录片。大概是因为其完整的世界观,电影中的许多情节让我感觉这是一个真实的未来世界。比如,在危机时期移山计划和数字生命计划之间的派别产生冲突时,数字生命派在全球各地进行大规模的抗议和暴力行动;以及联合政府内部相互的不信任等等。这些无不展现了真实的人性,也说明了团结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同时电影也引起了一些思考和讨论,人类未来的发展是向实还是向虚。这也让我不禁想到了当下兴起的元宇宙。此外,电影当中还穿插了很多带有调侃意味的梗,比如说“我们都还没转正,还没有医保”、“月球要是没了,中秋节还能放假吃月饼吗” ,这些话语为本来危机严肃的情节增加了喜剧元素,也让我觉得整个科幻世界更加亲切和富有生活气息。
纵观整部影片,《流浪地球2》的”格局”打开了。它所呈现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每个人都是故事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很现实,展现了人类在宇宙这样压倒性力量面前的渺小和绝望,也正是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人类所展现出的希望的信念和勇气是更加触动人心的。当数百位老航天员出列去执行核武器爆破任务的时候,他们诠释了“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也让人感受到了那句“危难当前,唯有责任”。虽然说电影中人类所表现出的众志成城的团结可能太过理想主义,但不得不说是令人向往的。
最后,我的建议是,去电影院看之前别喝水。
——新加坡管理学院 郭伦易

当世界末日来临
渺小的我们是选择引颈待戮
还是放手一搏
元宵节来临,终于得空步入电影院观看了《流浪地球2》。在观影之前就看到网上对他络绎不绝的夸奖,而在真正亲身去体验这部影片之后我依然能感到它带来的惊艳。太空电梯、无人机大战、方舟空间站坠毁、月球危机等等场景特效制作,无不让人叹为观止。影片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人类文明繁衍生息,世界各国放下成见,放下斗争汇聚在一起执行“移山计划”。《流浪地球2》的故事和“球1”一样,展现的是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
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最令人动容的片段无非是当张鹏说出“中国航天飞行中队,五十岁以上的出列”时,而令我更感动的是周喆直在电影前半段说的那句“晓曦呀,你觉得这样公平吗?灾难面前,唯有责任”,尤其是结合这些年发生的事情,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剧情里很多桥段结合了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都会让人心中产生触动。是啊,灾难面前,唯有责任!
而《流浪地球2》更加让人震撼的还是他彩蛋里的反转,这个彩蛋甚至可以说颠覆了整个故事,moss居然是整个故事的幕后黑手,所有的危机甚至图恒宇的车祸都出自moss之手,在绝对理性的moss眼中,拯救人类的办法只有毁灭人类,只有给人类制造灾难逼上绝路,人类才能停止内耗团结起来。
人类团结的力量,重于万钧,而人类的勇气,就是灾难最大的天敌。
——南洋理工大学 刘现奕

依稀还记得小时侯看经典国产电视剧《西游记》(86版)时,里面“感人”的特效技术。当时只是在看热闹,好在剧情撑起了整个电视剧。之后,每每听人提起国内影视作品的特效技术,都是诟病远大于夸奖。仿佛好好一个作品,为什么非要加特效的感觉。
直到近些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飞速增长,科技也在日益增进。各种舞台特效,影视作品的特效,都让人开始眼前一亮了。这些视觉科技也从拖后腿成了支撑作品的元素。直到看了《流浪地球2》,不得不说国产作品的特效水准终于发生了质的突变,甚至可以比肩或者说超越了一些国际大片。只有影片里这种空前绝后的特效技术,才能撑起刘慈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终极的科技浪漫。
550W超子量子计算机拥有自己的意识,可爱起来连我都自叹不如——“550W听起来不像一个名字,但把他翻过来叫Moss,直译为小苔藓,是不是可爱了一些?”

“可上九天揽月”的太空电梯也是炫到不行,想到很多90后小伙伴都说自己小时候有和小伙伴相约来来回回坐很多次电梯的经历。如果这个太空电梯真的有了,我是真想上去感受一下。希望不要吐得形象全无。

还有月球爆炸,流浪地球计划成功启动的诸多场景,都让人眼前一亮,视觉震撼感极强。当视野被拉至宇宙间的宏大范围,留给人的就是广袤,神秘,震撼,庄严,瞬感自己渺小,以至于肃然起敬。

除了这些硬核特效,形而上的人文关怀和贯穿始终的大爱与小爱,也是影片一大亮点。
刘培强和韩朵朵一眼万年,势均力敌的爱情,从恋爱到结婚生子,从拥有到失去。然后就是韩朵朵患病去世,为了换取家人到地下城的资格,刘培强去报名了“火种计划”,在工作中,他总是舍己为人,为别人考虑的更多,孤军奋战,即便他的队友一直强调说他们没有保险。

图恒宇对女儿的爱让他可以不顾自己和法律,继续实施“数字生命计划”,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他和女儿最终又在元宇宙中相遇,一起拯救了人类,然后幸福地过期了平凡生活。也许生命在未来确实可以另外一种形式延续,爱也可以。

这些以家庭为单位的普通小爱,在加上他们高尙的品质,超强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成为了对人类的大爱,成全了更多生命。
除此之外,还有那些主动选择牺牲自己,拯救地球的人,生存还是灭亡,在此刻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它是一个因为崇高的爱而选择牺牲的答案。人固有一死,即便在失重的宇宙中,他们的死依然重于泰山。

正如周喆直在联合国大厅,想通过这根“愈合的股骨”传达的信息,团结互助,是文明延续的火种。

危难当前,唯有爱与责任,才是能够真正拯救别人和自救的方式。生命终将消逝,唯爱不灭。
——南洋理工大学 梁彩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新加坡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